从神探夏洛克到失落的潼关古城

从神探夏洛克到失落的潼关古城

一切的开端

寒假期间,曾趁着下雪到西安碑林看风景。在那里,一块石刻的地图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块地图位于碑林第四陈列室,室内另有宋代以来著名书法家如黄庭坚米芾等人真迹,可以做拓片,故而有很大一股油墨味。除去碑帖,陈列室里还有几块石刻地图,包括北宋吕大防所主持雕刻的长安图残片、太极宫残片、兴庆宫图,也包括这除碑石本体外没有任何标识的石刻图。(局部如下)

map2
map3
map4
在这张不只是何时何地镌刻的地图上,我发现了熟悉的苏州码子!
suzhou
mazi

何为苏州码子?

苏州码子,也叫草码,花码、番仔码、商码。是中国早期民间的“商业数字”。我国在商周时期已出现记数的符号,但在很长时期内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用于记数和演算的数码。至唐代才开始用数码记数,宋元时期逐步得到完善,其使用也更加普遍。

苏州码子表示方法如下:

苏州码子阿拉伯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10

而在地图上,明显可以看到有用苏州码子来标注的距离(圆圈的)。大概“去”代表长度,“濶”为宽度。
map3q
根据标注的地名(方框的)看起来不像是西安的地图。
于是乎出于对地图描绘的地点的好奇,我把它拍了下来,回家抽空再看。

地图初探

首先,从地名入手,通过搜索来找到这些地方在哪。然而地图上所标注的地名,大多是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名字。排除这些诸如南街城北一阡教场北阡或是柳家园王家壕咸水井的名字,尝试用“吊桥”、“南坡子”、“桥子口(并不是西大街的桥梓口)”进行搜索,毫无所获。后在地图上发现城隍庙与关帝庙二处以及“港口”这么一个意味不明的地方,更是不明白了。

仔细观察地图,又发现了一处自然景物,“匼河”。百度出来如下结果:

kehe

于是就把视线聚焦于风陵渡——陕、晋、豫的交界处。

港口寻津

在发现了匼河后,对该地的寻找却又一次陷入僵局。我没有发现其他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个地方在哪,而且我并不能百分百确定中国只有那一个匼河村。或许在其他地方也有匼河,只是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无人知晓,或是像济河那样永远地消失。

除去自然景物,名称能一直保留下来的,或许还有那些被框柱的建筑。于是我仔细寻找地图上被方框框起的地方,但却发现,全国到处都有五龙宫,到处都有寿圣寺。对长兴堡和东滩地等也没有搜出什么结果。然后我看到了寺南寨子,进行搜索。

于是,我找到了这个

zhaizi

那么,就到潼关看看吧!

gangkou
tongguan
在地图上确认了港口这个名字,然而这里距潼关县城却有一段距离。按照碑文所述,这个地方附近应该是有着城隍庙、关帝庙的城镇。幸运的是,我找到了这个。

guchengmap

是的,在这张民国时期的地图上,可以看到有城隍庙与关帝庙的标注,而且这个潼关城,是在渭河边上的,也就是今天地图上标注为潼关古城的地方。

那之后发生了什么?现今的潼关县城为何比起民国时期向南移动了?

搬走一座城

1954年,国家计委正式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1月,以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柯洛略夫为组长的苏联专家组来华。2月至6月,中苏专家120余人,行程12000余公里,进行黄河现场大查勘。苏联专家在查勘中肯定了三门峡坝址。
<br >
1956年,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分院提交设计报告,将水位在350米的基础上提高到360米,库区淹没农田面积由200万亩增加到325万亩,移民由58.4万人增加到87万人。 按照这个水位,附近的陕州古城、潼关古城、蒲州以及方圆百里的村庄均要沉没。在水库蓄水前,潼关等几个古城被迫不及待地拆掉了,居民也迁出了他们世代居住的家园。
<br >
1962年,大坝施工完成。当水库水位为332.5米时,黄河流量为2000秒立方。黄河水受到拦截后,在水库底部造成回水顶托,流速减缓,泥沙沉降,在渭河口形成“拦门沙”,渭河入黄河的堑口抬高,河底淤积的渭河成了悬河。一场大雨后,渭河淹没农田25万亩。如此,水库水位还未达到340米时,就出了严重的问题,三门峡不得不开闸泄洪,降低水位,同时大坝开始改建,高坝变中坝。1969年,三门峡开始第二次改建工程。当时国务院批准确定的非汛期水位为310米,比原设计低了50米,三门峡电站从计划的高水头改为低水头发电。 正是这几十米决定了潼关等几座古城的存亡。三门峡水电站建成后,水位从未到达过离大坝只有几公里的陕州古城,也从未到达过潼关老城,更未到达上游20公里处的蒲州、朝邑和蒲津渡。
<br >
这座古城死得不明不白:按照三门峡水库最初的规划,它应该静静地躺在水库下面。人,搬了;城,拆了。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三门峡蓄水后的水位,从来没有到达和淹没过潼关古城。

这便是潼关古城消失的故事。

回到地图

最后,还是对那张石刻地图做一些小小的说明吧。
在图上辨认出了几个人的名字,于是搜索到了这篇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32b01b0101l5hh.html

引一小部分内容如下:

《三界图》是一幅灾后地籍图,所表示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和独特。此图表示耕地的地区,处于陕、晋、豫三省交界的潼关城近郊。
<br >
在《三界图》右上方,有400多文字记载。详细说明了黄河泛滥时间及水淹灾情,以及为避免日后引起土地争议而著册立碑的情况:“道光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黄河西浸,崩塌我村堡寨、村庄,共九处;水田、井园、旱地、沙滩地亩共五百余顷。不数年间,胥移河东,欲渡河耕种,岂知新滩阴湿过盛,萌芽难生。缓待数载,恐其与邻村地界混迷,随鸣钟集众,谪议将所伤之地亩、村庄形式,并各阡长阔数目,著册、绘图、刊石,以防异日之用耳,当此时也”。
<br >
著册绘图、刻石年代,是黄河水灾两年之后,清朝道光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五日立碑(公元1844年)。发起者为首事人王殿魁、王廷辅、柳若金,执笔者为铁笔赵廷兵。
此碑图高68厘米,宽120厘米。其范围位于潼关城之西,东接黄河、北靠渭河一带的村庄地籍详情。图上表示的耕地约有50余块,面积不同、形状类似(多为长方形)。全图覆盖面积,实地约有60多平方公里;涉及到实地耕地面积,约有30平方公里。

另外,在潼关县志也有相关记载:
http://www.sxsdq.cn/sqzlk/xbsxz/sxdyl/wns_16202/tgxz/201610/t20161025_730745.html

的确是潼关了。
有兴趣的请自行查阅。由一块碑引发的折腾,到此为止。

以上。(写markdown还是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