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国庆游记之连云港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5日 中午
起
七八月份的时候,开始计划国庆旅行。
一开始就计划去青岛。内陆人对大海还是有向往的。况且,我之前看海都是当天往返回到住处的,没有在海边住过,也没有在沙滩玩过。
与此同时,看到郑济高铁通车的新闻。原本计划先去济南,后去青岛。然后发现,济南好像在旅游观光上不太强,做攻略只能做一天半,带亲人一起去可能感受不到乐趣,不如换个地方。那么从西安出发,(沿着陇海线)坐火车最方便到达的海边就是连云港了。
计划已定,三天连云港,四天青岛。开始定房,发现酒店价格畸高,我们一行五人,不如订民宿划算。
首先订了青岛的民宿,在老城区的团岛、八大峡,靠近海边,一天524元。过几天房东联系我,说不做民宿了,让我取消。又认真对比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之后,选择了黄岛区靠近安子地铁站的一家,房价更低,447元一晚。
可能是因为青岛做民宿生意的比较多吧,稍微远一些的地铁站附近就能有低价。连云港的民宿价格更高。最后选择了一家位于连云区的,靠近在海一方公园。696元一晚。幸好只住两天。
之后的日子就是做攻略,等抢票,玩黑神话悟空。然后收获了意外惊喜:连云港多个景区对黑神话悟空通关玩家免门票。
于是整个九月份的休息时间玩了命得打黑神话悟空,终于在9月27日晚上打通关了。火车票也顺利抢到,攻略已经完成,万事俱备。9月30日晚上坐火车出发。
第一天
海鲜火锅
连云港是海滨城市,也是近代兴起的工商业城市。
连云港的城市布局是哑铃型,两端是繁华的城区(内陆的海州区,沿海的连云区),中间是一条线,相距20公里。
这是连云港给我的最深的印象。
我们乘坐K520次列车,早上八点半到达终点站连云港东站。
蓝天白云,空气清新。
去民宿取了钥匙,放了行李,稍微休息休息,准备外出觅食。目的地是嘉瑞宝广场,事先做了攻略,这里的一家海鲜炒菜和一家海鲜火锅都不错。实地看了看,决定吃海鲜火锅。
店名是“小黑羊老北京火锅”。形式是老北京的铜锅涮肉,有牛羊肉卷,也有活海鲜。我们团购了一份278元的4-6人餐,有牛羊肉卷,虾滑,海蛎,花蚬,扇贝,虾,蟹,六盘素菜。听说章鱼不错,就另加了一份。
新鲜的海鲜就是不一样。虾比内地的好吃,虾滑也是满满的虾肉。各种贝类一般。章鱼不太好吃。
渔湾
吃了饭,坐公交去渔湾风景区。挺远,得坐个一小时。
实际上,连云港最有名的景点是连岛,云台山,花果山。因为一开始没有打算坐一夜火车,早上就到连云港,所以我把精华的景点都安排在之后了。第一天就比较水。渔湾门票40元,一路上有山有水。
可惜我身体不适,就在门口吃榴莲了。榴莲是在小黑羊门口买的,不好吃,没有甜腻的感觉。被骗了,应该不是金枕。
查了攻略,发现有定班的旅游直通车,直达市区,国庆期间免费坐。搞清了上车地点,等亲友们出来,坐车去海州区。
BTR
海州区是连云港靠近内陆的城区,也就是老城区。时间是下午四点多,打算逛一逛盐河巷。是那种全国各地每个城市都有的小吃步行街,只是海鲜会多一些。但我们最后吃了螺狮粉。
坐车回去吧!
连云港的公交值得一提,有几条BRT线路。所谓BRT,就是行驶在道路中央专用车道的公交线路,站台建在马路正中间。BRT的好处是不堵车,完全和其他车辆隔离,只在等红灯的时候停车。发车间隔短,而且据我观察,因为乘客是在进站时付钱的,上下车不用刷卡扫码,所以速度快,效率高。
因为连云港是哑铃型的城市,许多人往返于相距20公里的两个城区,需要线路长运量大的公共交通,在没有修建地铁的情况下,BRT公交发挥了很大作用。
我们坐车的站点是距离始发站较近的,上车还算有座。乘客越来越多,但基本没有人下车。路过几个大的商区,有推着婴儿车的父母,吵闹的中学生们。之后明显行驶到了郊区,没有人上下。再之后,又到了城市里,周围又热闹起来,车上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坐到终点站——在海一方公园,顾名思义,到了海边。
第一次看到夜幕下的沙滩。但也没有留下太多印象。
第二天
海上云台山
第二天,目的地是连云港的云——海上云台山。
依然是坐公交,有两条定班车线路,一条是从云台山南边走,一条是从北边走,穿过隧道到南边的景区大门。实际上走北边的可能更近一些,但没有赶上发车时间。于是坐上了走南边的公交车,这趟车的线路编号的末尾还带了一个“专”字。
乘客很多,都是去云台山的吗?
然后他们都在同一个站下车了,一看站名,“田湾核电站”……敢情都是在核电站上班的。
到了云台山游客中心,买票时又发现意外惊喜,《黑神话悟空》通关者免门票!虽然现场并没有宣传和指示,这个信息只写在购票小程序优惠政策的后半部分,但还是被我看到了。这个好欸!
在人工窗口填写了身份证号和购买记录的订单信息——其实应该填Steam的订单编号,但我只截图了支付宝的支付编号,但工作人员也不太清楚——拿到了一个黄色的“已检“贴纸贴在衣服上,成了五花肉了。
门票虽免,交通车不免。我们只买了单程上山的车票20元,准备走着下山。
在海上云台山,主要是为了登高眺望——观海,观岛,观港。所以天气非常重要。蓝天,白云朵朵,天气非常不错。
进入云顶景区。景区不是很特别大,走到另一个山头就结束了。
开启观景模式,首先是连岛。
连岛和云台山之间的港口就是连云港。
近一些的城镇,像是模拟城市的游戏画面。
长焦模式,看码头上的集装箱。
巨大的货船
贯通大陆桥,扬帆太平洋。
正在入港的货船
可以看到我们住的地方,和昨晚去的在海一方公园。
天上不时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好像是两三千元一次。
路的尽头是桅尖山
观景结束,按计划步行下山,走连云栈道。
虽然海拔只有六百多米,走下来还是挺费膝盖的。
下山到了连云老街,连岛和港口近在眼前。
连云老街是民国风格的街区,就是在山上看到的一片红色屋顶。展现了连云港这座港口城市始建于1931的风貌。
吃了单姐凉粉,不错。
往下走,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像全国都有的步行街(都是全国各地小吃)。于是我们买了几个大蒸馍(也叫馒头),夹我们自己做自己带的辣椒酱。香啊!
陇海线的尽头,驶向港口的货运火车。
陇海铁路历史博物馆
老连云港火车站,建成于1935年6月,荷兰港公司设计,港口和车站共用。现作为陇海铁路历史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陇海铁路始于汴洛铁路,而后向东向西延申,逐段修建通车。
汴洛段,全长183.8公里,1910年1月通车。
开徐段,全长276.8公里,1915年5月通车。
徐海段,全长198.3公里,1925年7月通车。
洛潼段,全长253.2公里。1932年8月通车。
潼西段,全长132.9公里,1934年12月通车。
新浦至连云港段,全长27.8公里,1935年6月通车。
西宝段,全长174.1公里,1937年7月通车。
宝天段,全长154公里,1945年初通车。
天兰段,全长376公里,1952年9月29日通车。
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交通大动脉。
这里也介绍了连云港的来历。
1920年北洋政府签订《比、荷借款合同》,发行债券,修建徐州到海州的铁路。1925年铁路修到海州,这时借款已用完,荷兰公司没能继续筹款,暂时把铁路延伸到大浦,在临洪河口修了三座临时木质码头。
第一次见到北洋政府发行的债券,标题是 LUNG-TSING-U-HAI-SPOORWEG,陇秦豫海铁路。
1930年国民政府鉴于大浦码头临洪河口日渐淤塞,决定将铁路继续延申27.8公里到老窑,并在此建港。以云台山、连岛两个风景名胜各取一字,港口取名连云港,也象征着船帆连云,航运兴盛。
1935年,江苏省政府决定在老窑成立连云市。
在博物馆遇到了好几队人马,大概是研学旅行团,七八岁的小朋友们穿着统一的衣服,在展厅里飞驰而过,举着旗子在博物馆大厅合影,然后离开。博物馆工作人员追了出去,和带队老师争吵,“哪有你们这样研学的,什么讲解都不听,匆匆忙忙就走,下次不接待了。”
非常能理解工作人员的心情。
高公岛
从博物馆出来,继续沿着海岸线向西,坐车到高公岛。这里是个渔港,有些农贸市场,有些网红打卡地。
话虽如此,这里却是在连云港最不虚此行的一站。第一次乘坐快艇!
夕阳下,迎着海浪出海,小船剧烈地上下颠簸,像是在骑马。美!
吃
傍晚又来到了虚沟。这次去的是北边的美食街。首先体验的是左心房,是连云港本地的连锁饮品店,主打牛油果系列,价格不菲。进店扫码,发现要排队等待一小时。果断放弃,奔向不远处步行街的另一家店。
顺便在步行街的一家馄饨店吃馄饨,同时买了当地的大嘴巴。等餐时,我的牛油果也好了,这次是一个破败商场的二楼,店面要小很多。好喝是很好喝的,教训是我不爱吃冰沙,以后不要选带冰沙的东西。
路过美食城,看大螃蟹大龙虾。
第三天
在连云港的最后一天,早上去连岛,下午离开连云港,前往青岛。
虽然连岛沙滩的收费广受诟病,但我这次又凭借黑神话悟空的通关截图免了门票。
跟之后在青岛各个美丽沙滩对比,这里的确不算出色,但贝壳是真的多。于是狠狠地刨沙子捡贝壳,弥补以往的人生中缺失的这一块。
最后居然捡了这么多
青岛游记,未完待续!